HACCP认证依据:GB/T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GB/T27342—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GB12693—200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HACCP认证证书有效期为2年。初次审核后的**次监督审核应在*二阶段审核最后一天起十二个月内实施。监督审核的间隔不**过12个月,并应在生产状态下进行。
GMP认证标准:GB12693—200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MP认证证书有效期为2年,认证机构应至少每年度对乳品企业进行两次监督,其中至少一次为不通知监督审核。**监督审核应在初次认证审核后的6个月内实施。
HACCP认证实施程序
在HACCP的运用过程中,使用微生物标准,是进行关键控制监测较有效的方法。关键控制点监测也可用物理、化学及感官评估等方法来完成。
1、危害分析
要从原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步骤以及销售和消费的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多种危害(包括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的危害)进行确定,并评价其相对的危害性,提出预防的措施。
2、关键控制点(CCPS)的确定
关键控制点是指那些若控制不力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环节。一般说来,关键控制点要少于6个。一旦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则都要照例进行监测。所以说,关键控制点的选择是HACCP系统的主要部分。
3、设定管制CCPS的标准
对已经确定的每一个CCPS,都必须制订出相应的管制标准和适当的检测方法。经常管制的标准包括:时间、温度、水份活度(a。)、PH值、可滴定酸盐的浓度、防腐剂含量、**氯浓度等。
4、标准设定后,每一个CCPS都必须进行例行监测,以确保每一环节都维持在适当的管制状态下。每次CCPS检测的结果都要进行认真记录、存档,便于今后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鉴定。
5、CCPS修正计划
当发现某一个CCPS**出管制标准,应有临时性修正计划,该计划包括如何使CCPS回复到再管制状态以及建议在CCPS**出管制标准期间所生产的产品如何处理。
6、HACCP系统有效性确认
HACCP系统有效性确认是通过对较终产品进行微生物、物理、化学及感官检测来完成的。特别是微生物检测是较为有效的确认指标,但微生物检测法通常不直接用来检测CCPS。 有效性确认可以是厂家自查或请**检测机构来完成。
作用:运用HACCP可以系统地对水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中的危害及风险进行分析。在水产品的生产初期应用HACCP,可以对一些特别的危害和控制措施进行识别,当产品的安全控制与生产加工过程溶为一体时,可以减少对较终产品的测试,资源得到有效利用。HACCP的原则应该贯彻于鱼从养殖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过程中,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养殖产品的信任度。
HACCP体系在水产品中的运用已在国际上得到重视。欧盟和北美已强制实行HACCP。美国FDA(1994)证实,在美国的水产品加工方面,因为HACCP的运用,已经防止了大约20%~60%由水产品携带的各种疾病。一些国际组织提倡协调执行HACCP。不采用或不执行HACCP的国家较终将失去水产品的出口贸易,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
目 录
1.企业简介
2.发布令
3.HACCP工作组名单
4.乳粉产品描述
5.1原料牛生乳产品描述
5.2包装材料产品描述
5.3生产用水描述
5.4锅炉除垢剂辅料产品描述
5.5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描述
5.6片碱(NaOH)辅料产品描述
5.7稀硝酸(HNO3)辅料产品描述
6.乳粉生产工艺流程
7.乳粉生产工艺描述
8.乳品生产危害分析
9.乳品HACCP计划表
发 布 令
XXX有限责任公司的《乳粉HACCP计划文件》是按照《HACCP手册》的要求,结合本产品的国家标准和企业的工艺操作规程而制定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危害分析和确认关键控制点,制定《HACCP计划》和实施,控制关键限值,达到在乳粉生产过程中,把食品安全危害消除或(和)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确保乳粉产品的食品安全。
经审定,此《HACCP计划文件》切实可行,可以满足相关法规和顾客对乳粉产品安全卫生的要求。现经总经理批准,自发布之日起予以实施,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执行,保证HACCP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乳粉生产工艺描述
1生乳的验收
1.1按照国家规定鲜奶收购标准GB19301—2010《生乳》的质量、安全要求,并索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准运证、票据,证件齐全后方可进行收购。
1.2收奶员对进厂奶车首先观察奶罐口:一是察罐里奶是否过滤,二是看奶罐里是否有可见上浮物,感官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通知检验人员取样;
1.3检验人员在罐车上取样分析检验,按标准的要求对成分、含量指标安全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符合性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单》,合格验收,不合格拒收。
1.4收奶过程中均用140目过滤布过滤杂质。
2冷却贮存
经验收的牛生乳剂量初滤后用泵输送到版式换热器,将牛生乳冷却到6~8℃送贮存罐贮存,贮存期保持生乳6~8℃,贮存时间多不许**过15h。
3净乳
将净乳机转述调到73~75r/min ,活塞调到密封位置,开始进生乳。视净乳效果调节进乳阀门,每小时净乳量不许**过5t。以初检杂质度(0.242mg/kg为准)。
4均质
乳液在均质机14MPa~16 MPa的高压下提高了内在的质量,变得易加工,产品的质量更均匀和易食用者吸收。
5真空灭菌、浓缩
均质后乳液进经平衡槽进入杀菌器。在88-92℃,真空度-0.02 MP的条件下杀菌后,经真空降膜式三效蒸发器浓缩。一效:真空度-0.065~-0.071MPa、温度68~72℃;
二效:真空度-0.081~-0.084 MPa、温度54~58℃;三效:-0.087~-0.091 MPa、温度44~50℃。浓缩后波美度10-13Be。乳液进杀菌器至出三效蒸发器应控制在24S
6喷雾干燥
经过滤净化处理的空气,进气200℃,出气90℃逆流空气干燥。
进风:156-168℃ , 排风:68-72℃;喷雾压力:10-20Mpa
7晾粉、筛粉
干燥后的乳粉自动落粉和布袋回收的细乳粉混合均匀的分层摊进粉车晾凉至25℃以下,用18目粉筛进行过筛。
8半成品检验
化验室在粉车取样,按出产品出厂检验要检验各类指标要求。
9内包装
经检验合格的批产品进行包装。内包装过程不许产生任何污染。在准确称重后热烫封口。
10外包装
用复合袋进行外包装并用封口机缝严袋口。标示要符合GB7718—2004规定
11出厂检验
按产品标准出厂检验要求项目进行分析检验,要符合GB19644-2010乳粉的要求。
12入库贮存
常温下避光、防潮、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
流程图
由生产部绘制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覆盖产品加工流程图,流程图要为评价食品安全危害可能性的出现、增加或引入提供基础。流程图要清晰、准确和足够详尽。适宜时,流程图要包括:
操作中所有步骤的顺序和相互关系;
源于外部的过程和分包工作;
原料、辅料和中间产品投入点;
返工点和循环点;
终产品、中间产品和副产品放行点及废弃物的排放点。
根据(8.1.7)要求,食品安全小组应通过现场核对来验证流程图的准确性,经过验证的流程图要作为记录予以保持。
8.1.2.3.4.2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的描述见《工艺流程描述》
由技术人员描述现有的控制措施、过程参数和(或)及其实施的严格度,或影响食品安全的程序,以及可能影响控制措施的选择及其严格程度的外部要求。
危害分析
8.1.3.1总则
由食品安全小组和生产部实施加工的全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应考虑人为的破坏或蓄意污染情况。依据危害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危害的关键控制过程,确保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公司的方针和目标、顾客需求、结合公司现状、在产品描述、预期用途的确定、流程图及布置图的基础上,按照其对食品安全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识别和评估,并识别出需要控制的显著危害,确定为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控制程度,以及所要求的控制措施组合。
8.1.3.2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8.1.3.2.1由食品安全小组识别并记录与公司产品类别、过程类别和实际生产设施相关的所有合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这种识别要基于以下方面:
a)根据{7.3}收集的预备信息和数据;
b)经验;
c)外部信息,尽可能包括流行病学和其他历史数据;
d)来自食品链中,可能与终产品、中间产品和消费食品的安全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
要指出每个食品安全危害可能被引入的步骤(从原料、生产和分销)。
8.1.3.2.2在识别危害时,食品安全小组要考虑:
a) 特定操作的前后步骤;
b) 生产设备、设施、服务和周边环境;
c) 食品链中的前后关联。
8.1.3.2.3针对每个识别的食品安全危害,只要可能,要确定终产品中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确定的水平要考虑已发布的法律法规要求、顾客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顾客对产品的预期用途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确定的依据和结果要予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