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乳制品企业HACCP认证
1、 认证依据
认监委《乳制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规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GB12693-200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三项标准作为乳制品企业HACCP的认证依据。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针对乳制品企业特点,提出了乳制品企业在生产加工包括原辅料和包装材料采购、包装、贮存和装运等过程HACCP体系建立和实施的要求,其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计划、良好生产规范(GMP)、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原辅料/直接接触乳制品的包装材料采购安全卫生**制度、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标识和追溯计划、乳制品召回计划、应急预案和HACCP计划。
2、 认证申请人资格
申请乳制品HACCP认证的企业必须具备有效的企业法人资格,且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化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按照认证依据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HACCP体系,且体系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申请人需提交的文件和资料详见附表1。
3、 认证审核
(1) 初次认证审核
HACCP认证初次认证审核分为两个阶段实施:**阶段和*二阶段。
**阶段审核重点关注:收集受审核方HACCP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和遵守情况;审核受审核方体系文件是否充分;评价运作现场具体情况及体系实施程度。
*二阶段审核重点关注:体系与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含HACCP计划和前提计划的实施,对产品安全危害的控制能力);生鲜乳、原辅料、包装材料食品安全危害的识别和控制的有效性;食品添加剂、冷藏和清洗消毒控制的有效性;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召回;食品安全验证活动安排的有效性以及食品安全状况。
**阶段和*二阶段审核时间间隔不**过6个月。否则,应重新实施**阶段审核。
现场审核应安排在审核范围覆盖产品的生产期,现场观察产品的生产活动。当体系覆盖多个地点时,应对每一生产场所实施现场认证审核。
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受审核方应在3个月内完成整改并提交纠正和纠正措施。
(2) 监督审核
认证机构应根据获证乳制品企业及其HACCP体系覆盖产品的风险,合理确定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或频次。当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视其情况可增加监督审核的频次。
初次审核后的**次监督审核应在*二阶段审核最后一天起12个月内实施,并应在生产状态下进行。每次监审尽可能覆盖体系认证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因特殊原因难以覆盖时,在证书有效期内的监审必须覆盖体系范围的所有产品。
(3) 再认证
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可申请再认证。其程序与初次认证一致,但可不进行**阶段现场审核。当体系或运行环境(如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等)有重大变更,并经评价需要时,需实施**阶段审核。
(4) 产品安全性验证
适用时,在现场审核或相关过程中可采取对申请认证范围覆盖的乳制品进行抽样检验的方法验证产品的安全性。抽样检验有以下方式:
☆ 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检验机构完成;
☆ 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可由现场审核人员利用申请人的检验设施完成;
☆ 由现场审核人员确认由其他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的方式完成。
(5) 证书有效期: 乳制品HACCP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为2年。
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种不可接受的威胁。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GMP是强制实施的要求,但并非一定要认证。
HACCP也是要求实施,但并不强制认证。
就像出口食口企业要求的六类产品一样,需要实施官方HACCP验证,但没说强制认证。